來源:齊魯網
2020-01-20 09:44:01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0日訊 1月18日,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的“濱州元素”還真不少。
2019年工作回顧部分
創新驅動戰略深入實施
2019年8月31日,魏橋創業集團與中信信托、中國科學院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魏橋國科研究院,旨在打造開放科研平臺,促進科研成果轉移轉化,整合全球資源,必將對山東鋁業發展、新舊動能轉換起到促進作用。山東鋁業的高質量發展,實際上就是推動中國鋁業高質量發展。
海洋優勢持續彰顯。整合組建省港口集團,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達到44處
濱州港口岸開放驗收準備工作已進入沖刺攻堅的關鍵階段,各相關部門正全力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一次性通過驗收。
2019年,濱州市新創海洋牧場自升式服務平臺、正海海洋牧場兩棲多功能平臺以及牡蠣礁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省、市漁業主管部門組織的專家驗收。全市海洋牧場建設充分依托自然稟賦,堅持“高科技、高起點、高標準、全產業鏈”發展理念,自2016年開始實施以來,已順利完成第一、二、三期工程建設。
全年壓減煤炭產能875萬噸,生鐵465萬噸、粗鋼923萬噸、焦化777萬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超過25%
按照《山東省先進鋼鐵制造產業基地發展規劃(2018—2025年)》部署,鄒平市積極推動鋼鐵產能向沿海轉移。2019年9月27日,傳洋集團、廣富集團分別與日照鋼鐵簽訂了產能指標轉讓協議,兩家企業成為全省首批鋼鐵產能轉移簽約單位,鄒平鋼鐵產能轉移在全省率先破局。
按照省政府關于煤炭消費壓減和焦化行業產能壓減工作部署,鄒平市積極推動焦化行業產能壓減。2019年12月底,按照上級要求完成壓減105萬噸,其中鐵雄冶金45萬噸、福明焦化60萬噸。
依據《山東省煤炭消費減壓工作總體方案(2019-2020)》,魏橋創業集團積極響應省委、省發改委、省能源局相關要求,聯合浙江精工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啟動了“山東魏橋創業集團30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建設工作。據悉,該項目一期工程部分已實現并網發電,目前發電量已經超過為60000千瓦時。項目計劃于2020年6月底全部并網發電。項目建成后,年均節約標煤約10.34萬噸。
農村改廁規范升級和后續管護長效機制建設全面啟動
9月24日,全省農村改廁規范升級和后續管護長效機制工作現場會議在濱州市召開。會議要求“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必須以釘釘子精神抓貫徹、抓落實、抓見效,扛牢扛好“廁所革命”重大政治責任,全力辦好“小角落”里的“大民生”。
金融風險防控有力推進
為促進中央和省、市關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一系列金融政策落地見效,提升企業融資信用水平,紓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增加有效投資,穩固實體經濟根基,促進經濟與金融共生共榮,更好地服務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市發揮政府引導資金作用,開展“企業增信行動”,實施“3511”工程。“3511”工程的五項重點工作是,將50家企業納入“白名單”,全額快速融資;50家企業納入“黑名單”,加快分類處置;對50家企業進行幫扶,推進無還本續貸業務;公布一批打擊逃廢債典型案件,維護保障金融經濟秩序;建設一個企業融資綜合服務平臺,提供多元化融資、增信服務。
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581個,覆蓋帶動貧困人口85.9萬人
2019年,濱州各級扶貧資金投入3.1億元,重點實施了18個與鄉村產業振興融合、與貧困戶利益聯結的現代農業項目;1.32億元市產業扶貧投資基金累計收益達1038萬元,用于救助1.3萬余特困人口及“插花村”貧困群眾;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扶貧項目收益達到7936.59萬元,預計全年收益1.06億元,貧困人口年人均收益達到1200元以上;全市新增小額扶貧信貸1.88億元,其中發放“扶貧小額信貸”620萬元、帶動124名貧困戶脫貧,發放“富民生產貸”1.82億元、帶動3648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增收。
污染防治持續加力。PM2.5改善約束性指標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三五”任務
2019年,全市省控站點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53微克/立方米,完成省下達的55微克/立方米的任務,在全省排名第9位,改善幅度位列第4名;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9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2%,分別在全省排名第7位、第2位;優良天數為206天(56.4%),同比增加8天,是全省唯一一個增加的城市。進入秋冬季以來,根據生態環境部通報,2019年10月1日-2020年1月8日,全市國控站點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6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6.0%,在全省7個傳輸通道城市中列第3位,在“2+26”城市中列第10位。
進出口增長5.8%,對“一帶一路”沿線增長15.9%
2019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872.8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7%,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2個百分點。其中,12月當月進出口88億元,刷新月度歷史最高值,同比增長18.9%,環比增長24.7%。
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6447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
11月30日上午,長深高速高青至廣饒段正式通車。至此,全市實現縣縣通高速。長深高速高青至廣饒段起于淄博市高青縣唐坊鎮,與既有濱萊高速通過新建彭家樞紐互通相接,依次穿越淄博市高青縣、濱州市高新產業開發區和博興縣、東營市廣饒縣,止于廣饒縣丁莊鎮,順接既有的榮烏高速辛莊子樞紐互通。
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加快建設,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正式招生,康復大學啟動籌建
12月20日,濱州市人民政府與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濱州市人民醫院揭牌儀式在濟南舉行。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自成立以來,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學術排名不斷上升,發展建設越來越快,不斷為山東人民的健康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與包括濱州在內的省內地市進行戰略合作,也是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發展的戰略目標之一。
有效應對“利奇馬”臺風災害
受第9號臺風“利奇馬”影響,從8月10日上午開始,全市出現大風、暴雨等天氣,嚴重威脅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肆虐的臺風面前,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始終帶頭沖在一線,堅守在現場,靠前指揮、隨時調度;村莊里、田地頭、道路上、河流旁,在一個個搶險救災現場,處處是黨員干部忙碌的身影,時時有群眾受助脫險的鏡頭。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經受住了超強臺風的考驗,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書寫了堅定的使命擔當,向黨、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改革扎實推進
2019年,全市將政府部門流程再造、簡政放權作為改革重點,全面提升行政審批效能,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由485項減至292項,精簡39.8%。全市還出臺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實施辦法”及5個配套文件,推行“拿地即開工”審批模式,全面落實“標準地+承諾容缺+一窗受理+全程代辦”審批模式,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2020年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
出臺培育優良產業生態的意見,對重點產業鏈實施補鏈、延鏈、強鏈,形成“產業+配套、平臺+生態、技術+賦能”的集群發展格局
按照“產學研金服用”的理念,全市規劃37平方公里的渤??苿摮?,強化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魏橋國科研究院“雙核”驅動,建設渤??萍即髮W,聚合國內外科研、產業、金融力量,推動科學家、實業家、金融家握指成拳、深度合作,將全面打造集“科技研發、創新孵化、產業育成、服務配套”等功能為一體的創新生態體系。
全力推進企業“上云用云”
借助京東上云,是不少濱州企業數字化轉型重生的選擇。目前,泰義金屬、東方地毯等18家濱州企業與京東簽訂了“企業上云”合作協議。
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強化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和運用
第七屆山東省省長質量獎提名獎濱州獲獎單位為山東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提名獎濱州獲獎個人為林風華(濱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慶宏(沾化冬棗產業辦公室主任)。2018年度濱州市市長質量獎獲獎單位為愉悅家紡有限公司、山東濱州亞光毛巾有限公司、山東益豐生化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海容電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獲獎個人為于洪長(沾化冬棗研究所所長)、王春軒(山東盧斯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提名獎獲獎單位為山東魯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陽信瑞鑫集團有限公司。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把質量工作作為調結構、促轉型、保民生的重要抓手,大力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取得了明顯成效。
持續深化省內“6+6”扶貧協作,加強同渝黔甘湘東西部扶貧協作
自2010年11月,山東省政府在《關于推進扶貧協作重慶的意見》中明確濱州市扶貧協作奉節縣后,濱州市按照“奉節所需、濱州所能”的原則,在資金、人才、產業、勞務就業等多個方面開展了傾力幫助。近十年來,濱州市幫扶奉節縣資金已超過1.1億元,黨政干部和醫生、教師、農業技術人才近100人,培訓當地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1000多人,為奉節縣脫貧攻堅注入了“濱州力量”。
大力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
2019年12月29日下午,全省公安機關“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命名表彰暨派出所工作會議在省公安廳舉行。濱城分局彭李派出所獲授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鄒平市公安局黛溪派出所獲授全省“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惠民縣公安局胡集派出所獲授全省“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
為了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高效解決群眾身邊的糟心事、煩心事,濱城區彭李街道以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把黨組織建設、城市管理、社區建設、服務群眾生活等多項工作全部融合到“全科網格+網絡大數據”模式之中,創建出了“黨為核心,多元共治,聯社聯親,入網入心”的社會治理新體系。
開工京滬高鐵二通道天津至濰坊段、濰坊至煙臺、萊西至榮成、濟南至濱州、濟南至棗莊旅游高鐵等5個高鐵項目
濱州市對京滬高鐵二通道項目可行性研究完成鑒修評審,在線路走向、高鐵站設置、站房規模及型式、列車開行方案等方面,均實現預期目標。濟濱高鐵項目可研報告已上報鐵總鑒定中心待審查。
下定決心根治水患、防治干旱,主汛期前完成8條骨干河道治理、5條臺風中出險河道治理主體工程
2020年水利工作將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頭戲”,全市將投入83億元完成7大類158項重點水利工程,這將是濱州治水史上投資強度最高、建設任務最重、實施規模最大、治理范圍最廣的一年,將全面開啟濱州水利大投入、大建設、大治理、大保護的新時期。
實施電商平臺與優質魯貨對接工程。打通農村物流網絡體系
8月29日至31日,“淘寶惠民·數智鄉村”第七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在我市惠民縣舉行。時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辭,并為中國淘寶村“十年十人”頒獎。馬云在致辭中說,農業農村的進步,就是中國的進步。農業農村的進步離不開村民的探索、創新和改變。未來,阿里巴巴將繼續運用技術的力量,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鄉村振興戰略中去,與大家一起把農村變得更好、變得更美,讓農民變得更富,生活變得更加有滋有味。
實施“人才興魯”行動,制定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人才政策,引進一批高端人才和團隊
2019年,全市牢牢抓住頂層設計和制度建設這個根本,積極推動政策創新,先后制定出臺了高質量“雙招雙引”二十條、開展“雙進”工作的《實施意見》2個綜合性政策,以及引進高層次人才操作規程、人才醫療保健、大學生生活和租房補貼、碩博士購房補助、引才工作站等15個配套性文件和操作細則。重獎高端產業領軍人才,對入選國家重點人才工程、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的,分別給予專家200萬元、100萬元補助,其中創業類的再提高20%;加大基礎人才支持力度,對來濱企業工作或自主創業的博士、碩士、本科生,每月分別給予5000元、2000元、1000元的生活、租房補助,連續發放3年;同時,對來濱首次購房的博士、碩士,再分別給予20萬元、5萬元的購房補助等。
揚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龍頭。高水平編制規劃實施方案,統籌謀劃、協同推進一批重大事項
加強沿黃國土綜合保護,狠抓黃河水體、河岸、河口、黃河故道系統治理,實施好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修復工程,高標準抓好黃河下游防洪工程,規劃建設千里生態廊帶。實施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工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勇當黃河流域對外開放橋頭堡和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落實與京滬戰略合作協議,健全對接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工作機制
2019年12月30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全國行起步、城際合作簽約暨配送中心集中開業儀式在廣州舉行,濱州作為全國行合作城市參加了簽約活動。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于2019年9月28日正式啟用,旨在合力構建安全優質、惠民惠商的產業新格局和產品生產、流通服務、質量安全監管平臺。濱州市博華農業、匯泰渤海水產2個生產基地加入該平臺,為全市優質農產品走出家門開辟了一條重要渠道,對壯大我市農業企業整體實力,提高農產品增加值,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弘揚企業家精神,打造“百年老店”
9月12日,全市企業家大會在濱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目的是學習中央和省委關于對企業、對企業家的有關會議精神,褒獎各領域的優秀企業家,弘揚企業家創業精神、培厚企業家成長沃土,將我市高質量發展推向更高的新水平。會議指出,企業家是濱州最為稀缺的社會資源,無論什么時候,無論怎么重視、支持企業家成長都不為過。這就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群眾和企業的“勤勞之手”各安其位,全社會共同發力。一要社會文化親商愛商、重商護商。二要社會氛圍鼓勵成功、寬容失敗。三要社會風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閃電新聞記者 王春雷 呂敏 濱州臺 楊碩 武學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