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8日訊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近日,在濱州鄒平市臺子鎮“稻蟹混養”共富農場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在利用半自動化水稻育苗機開展水稻育苗工作。
經過擺盤、裝土、撒種、覆土等工序后,一個個均勻鋪滿稻種的秧盤從傳送帶中傳出,新泥的芳香中,辛勤忙碌的農戶繪出了一幅熱鬧的備耕圖。
“過去,這塊地是一片鹽堿地,種植傳統的小麥、玉米產量相對較低,通過改造成‘稻蟹混養’模式,預計每畝比過去增收近6000元,把鹽堿地變成了聚寶盆。”共富農場負責人說。
為確保育出優質秧,臺子鎮“稻蟹混養”共富農場因地制宜選優品,全力抓好水稻生產的指導服務和農資保障工作,為水稻制種豐產打下堅實基礎。“2024年水稻種植面積增加至140畝,較去年擴大近100畝,后期我們要加強技術管理,保證育出優質秧苗。”共富農場負責人說道。
共富農場2024年還是延續2023年引進的粳型中熟香稻品種——圣香1826香味濃郁、肥水利用率高、抗病性好,加之,在稻田中還投放黃河稻花蟹8萬余只,形成了蟹吃蟲餌、蟹糞肥田的天然食物鏈,這樣的“稻蟹共生”立體生態綠色生產模式,將無公害優質稻米生產和田蟹養殖有機結合起來,可謂一地兩用、一舉多得,并且有很好的互補效益。
下一步,臺子鎮將依托黃河“水文章”,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類優勢條件,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品,進一步推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鄉村增色,助推鄉村全面振興。